当前美国新冠疫情继续恶化,确认感染人数超过60万,造成近3万死亡,美国成为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新“震中”。全球与美国疫情最终将向何处发展?在新的全球形势下,中美关系表现出哪些新特点?疫情是否在推动中美经济、科技与人文交流的“脱钩”?作为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中美两国如何超越战略竞争与意识形态分歧,团结抗疫,稳定全球格局?为回答这些问题,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于2020年4月11日下午,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举办了“全球疫情下的美国与中美关系”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122cc太阳集成游戏教授王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美国研究》杂志主编赵梅,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范士明,122cc太阳集成游戏副教授节大磊,助理教授雷少华、祁昊天、陈沐阳和赖华夏等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各位学者从自身研究领域对“疫情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疫情引发的美国政治社会经济变局”、“中美脱钩的潜在挑战”以及“疫情与全球治理”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全球疫情下的美国与中美关系”线上研讨会
122cc太阳集成游戏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指出,在去年年底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举办的“美国研究与中美关系”年终座谈会上,参会学者专家讨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含义与动因等重要问题,当前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进一步加速了国际大变局的到来。他提出,疫情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走向的影响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紧密跟踪研判。中美关系将影响全球格局的走向,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122cc太阳集成游戏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美国研究》杂志主编赵梅认为,此次新冠疫情对于观察美国政治和社会现况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在疫情的影响下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首先,美国不同族裔之间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的问题,在疫情中再次得到了突出的体现,非洲裔和拉美裔的感染人数要远远高于这些群体在美国人口中的比例;其次,美国联邦政府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的官僚化和“小政府”倾向的弊端,在此次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最后,需要关注的是,疫情导致美国可能掀起针对亚裔群体的种族仇恨,美国国内政治极端化加剧。她提出,疫情过后中美关系将可能出现更多的紧张,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也将进一步复杂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美国研究》主编赵梅发言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范士明表示,相较被广泛关注的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和科技领域的“脱钩”趋势,中美两国人文交流“脱钩”同样可能对中美关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应当对业已出现的“脱钩”现象给予足够重视。中美两国的人文交流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两国建交后的40年中,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最近几年,特朗普政府调整对华教育、科技交流政策,与中国高校科研机构交流合作的美国专家学者受到恐吓,美国在华留学生回国后遭到美国强力部门的询问,中美两国学者访问对方国家签证受阻,孔子学院在美国大学遭遇困境等,均显示中美人文交流近年来遭遇到了严峻挑战。他提出,中美人文交流对促进两国有效沟通,克服文化社会差异造成的误解意义重大;要警惕那些涉及到中美关系的虚假信息,对中美关系互信的基础造成的伤害。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范士明发言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助理教授陈沐阳在发言中分享了在美国实地观察疫情的体会。她认为,美国政府在疫情爆发初期将新冠病毒与甲型流感病毒类比,未对病毒与疫情予以足够重视;美国联邦制下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政策协调在疫情爆发初期存在混乱,联邦政府与主要领导人未能展现强有力的领导力。此外,国内对在美留学生的情况非常关心,由于中美航班数量现在大幅减少,滞留在美国的留学生仍然是多数。多数学校采取封闭校园的措施,本学期预计无法复课。部分留学生无法在集体宿舍居住,在生活上面临一些困难。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助理教授陈沐阳发言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雷少华就中美科技“脱钩”问题分享了其阶段性研究的成果。雷少华提出,中美“脱钩”有经济、科技与教育三个角度。疫情爆发造成美国药品与医疗物资短缺,使美国意识到医药物资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一定的“脱钩”是必要的,但在实际上推动中美经济“脱钩”是十分困难的,美国无法在短时间内将产业链从中国搬回国内。中美在科技领域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推动完全“脱钩”也不现实,目前中国可以生产大部分化学、生物等研究试剂,美国需向中国进口试剂原料,如果科技“脱钩”美国也会受到不小影响。在教育“脱钩”方面,美强力部门采取恐吓方式限制美国学者与中国同行接触,制造出一种人人自危的气氛。他提出,要警惕美国教育部门对我的制裁行动及其对人文交流的影响。他还建议,对美国不同部门、州与联邦的关系加以更加仔细的研究,为我对美决策提供服务。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雷少华发言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国际政治系副教授节大磊在发言提出,疫情期间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并可能继续恶化下去。过去我们研究认为,中美可以通过加强在公共卫生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促进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因为非传统安全更像是一种“猎鹿”博弈,不存在欺骗问题,更可能达成合作。但目前中美关系恶化表明,在中美地缘政治与战略竞争不断加大的大背景下,中美非传统安全合作可能被“政治化”,从而使得中美关系逐渐恶化。因此,我们要看到,中方没有地缘政治意图的举动,在这种背景下也可能被美方看成是一种地缘政治行动。全面审视中美互动关系及其结果很有必要。中美经济“脱钩”代价高,但并不足以阻止脱钩的发生,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在疫情中被进一步削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国际政治系副教授节大磊发言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助理教授祁昊天在发言中分析了美国动员体系的优缺点,以及疫情对全球各国产生的次生影响。他提出,美国动员体系有“顶层设计”良好、法理基础较强、纠错能力较强等优点,而缺点同样明显,如各部门之间不协调、央地关系不协调、机制设计虽严密但冗余等问题。他认为,从过往历史经验看,美国并不缺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若美国能够集中力量,仍将具有很强的危机处理能力。对于疫情的次生影响,他指出,在疫情打击下全球金融结构性危机日益突显。2013年美国成立了被称作是“C6”的六大央行货币联盟,疫情期间更将其扩展为“C9”机制,两次都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排除在外,其政治动机明显。在军事方面,一方面是美军军费绝对值的下降,另一方面美国又提出“太平洋威慑倡议”,与“欧洲威慑倡议”相呼应,分别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美国及同盟 “训练”与“作战”准备都将常态化。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助理教授祁昊天发言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助理教授赖华夏从国际治理、国际法和研究思路的角度分享了她的思考。她认为,美国研究应加强以其国内法、各部门政治为主的研究思路,要打破学科间壁垒,开展跨学科分工,形成有效的研究能力。她认为要研究近期少数美国律师提出的所谓“疫情赔偿”问题,要研究国际法的所谓“武器化”趋势。她建议从全球治理的角度对疫情下的中美关系加以研究,研究疫情对全球治理、法治的影响,以及对中美关系与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122cc太阳集成游戏助理教授赖华夏发言
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教授在发言中表示,首先,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增强了与中国进行“竞争”的意志,二是加强了政府内部有关中国政策的协调,强调和中国展开“全政府、全社会”的竞争。美国等于变相“重启”美国在冷战时期遗留下的实力与资源,与中国进行“新冷战”。其次,中美增加战略互信、政治互信是改善关系的关键。全球疫情危机需要全球方案解决,中美合作团结抗疫是关键。美国强硬派调整对华政策思路,以更积极心态看待中国的发展,才能改善双边关系。第三,深入研究美国强硬派调整美国大战略的影响。美国鹰派集团利用疫情鼓励制造业“回流”美国,加快全球供应链重组的步伐;加快从中东、阿富汗等部分地区撤军进行战略收缩,希望将战略矛盾对准中国,需要中方谨慎应对。
最后,王勇教授代表美国研究中心对与会专家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他指出,在当前国际格局加速变动的今天,社会各界对美国研究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研究成果的期许也越来越高。我们有责任产生更多更好的美国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与社会。他表示,希望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支持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工作,欢迎企业界有识之士提供项目支持。
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成立于1980年,首任主任是我国著名的美国史学家齐文颖先生。中心一直秉承20世纪30年代齐思和先生等老一辈学者开创的美国研究的传统,并不懈努力使之发扬光大。1998年北京大学改组美国研究中心,任命122cc太阳集成游戏袁明教授担任中心主任。改组后的美国研究中心以122cc太阳集成游戏为依托,整合校内外、国内外资源,充分利用北大的传统和底蕴、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对外交流优势,致力于对美国进行多方位、跨学科、前沿性的研究。目前,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学术骨干以从事国际关系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主,但不限于122cc太阳集成游戏,既包括国内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王缉思、袁明、贾庆国教授等,也包括美国经济、美国社会、美国教育、美国历史、美国法律、美国宗教、美国文学、美国新闻传播等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2011年,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为中心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和更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