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至12日,由全国台湾研究会、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和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等14家两岸权威智库共同发起和主办的两岸和平论坛在上海东郊宾馆举行。该论坛是继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峡论坛之后又一个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主要探讨政治议题,每年在大陆与台湾轮流举行。作为开启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重要标志,并首次由红蓝绿权威智库共同主办,该论坛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10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会见了论坛主办单位负责人及全体与会学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成思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亚夫、北大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等嘉宾及两岸120多位代表性的学者和各界人士出席论坛。
首届论坛以“两岸和平,共同发展”为主题,分大会主题发言、嘉宾致辞、演讲和分组讨论等形式,共设4个议题进行研讨,包括两岸政治关系、两岸涉外事务、两岸安全互信、两岸和平架构。举办两岸和平论坛,是顺应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需要,为新形势下开展两岸民间交流对话搭建重要的平台,论坛中就两岸关系中的政治、军事、涉外事务等问题务实探讨,寻找解决之道,将为今后两岸正式开启政治商谈积累共识、预做准备。
开幕式上,张志军对两岸和平论坛作出高度评价,并希望论坛今后继续发挥重要的平台作用,为破解两岸政治难题、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张志军指出,本届两岸和平论坛集中研讨两岸政治关系、军事安全、涉外事务问题,这种大规模研讨活动,在两岸还是第一次。同时,论坛由两岸不同背景的民间团体和学术机构共同举办,邀请各方专家学者与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也是第一次,为两岸间开展的民间政治对话具有开创性意义。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成思危代表大陆主办单位致辞。他说:今天我们齐聚上海,不仅要回顾历史,探讨解决历史遗留的两岸结构性政治难题,而且要放眼未来,以开放的心胸、创新的思维尝试有关两岸政治问题的蓝图设计。可以说,如此大规模、专门性的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新开端。成思危指出,召开和平论坛,进行两岸民间政治对话,有利于为今后两岸正式政治商谈积累经验,营造社会气氛,创造启动条件。
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董事长高育仁表示,首届两岸和平论坛顺利召开,象征着两岸将循序渐进推动两岸和平制度化框架,以平等协商取代冲突对抗、以共同合作创造两岸双赢。论坛的四大议题在台湾内部或两岸之间虽仍存有不少歧见,但是所有与会人士只要秉持善意、诚心、谅解,勇敢面对两岸历史事实,以同理心、包容心、耐心,持续不断地理性、客观探讨,相信必能找出解决之道。
本届论坛取得重要成果,论坛发表由14家在主办单位负责人签字的《两岸和平论坛纪要》,主办单位决定组建两岸和平论坛常设机构,邀请两岸学者组成若干课题小组开展共同研究,研究成果将提交下届论坛讨论。
编辑:歆琴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3-10/15/content_279003.htm